马步原用于训练骑术,梅花桩源于马桩——马明达相关观点

[复制链接]
SLIK 发表于 2012-9-6 16:44:41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5 1562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马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陈扬:广东人练功先站马步,这是习武的第一步吧?   马明达:这是一个误区,是古典武艺向现代武术转型中出现的误传。膝关节在站马步的状态下太久了并无好处,就好像弓老拉着不放,张而不弛,就会老化,会疲惫。为什么练武之人关节出问题的不少,这跟过多的站马步和姿势往往压得太低有关系,导致关节受损。   站马步原本是用来训练骑术的,目的是练习双脚对马蹬的控制力,以及虚悬状态下驾驭战马和使用兵器的能力。所以不但在平地上练,还需要在有一定高度的马桩上练,站在马桩上练习运用兵器和前后左右射箭的本领。民间武术家模仿军营的练法,武举应试者也要考骑射武艺,需要练习马步马桩。可惜传到后来,人们以为站马步就是武术的基本功,甚至成了武术最重要的步法,也拿来练,而且大练特练。想想看,你既然不骑马了,站马步站马桩又有何用?戚继光强调步法必须要“轻固”,要“进退得宜”,步法是动态的,是拳脚的运载方式,要点是进退灵活自如。绝不是静态的,静态的是“步型”,是一些“只好看,上阵无用”的架势。   陈扬:    中国武学核心是?   马明达:  “其实司马迁讲得非常透彻:‘非信廉仁勇不能传兵论剑,与道同符,内可以治身,外可以应变,君子比德焉。’就是说习武是内修精神,外习应变,本质上是以内外两条途径追求‘道’的境界。”   罗韬:中国武学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一句话讲得清吗?   马明达:其实司马迁讲得非常透彻:“非信廉仁勇不能传兵论剑,与道同符,内可以治身,外可以应变,君子比德焉。”就是说习武是内修精神,外习应变,本质上是以内外两条途径追求“道”的境界,一句话,习武是求道的途径,而道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品德修养,不是飞来飞去、刀枪不入的“特异功能”。     罗韬:好像李小龙在国内还没有得到过这样的评价。 马明达:李小龙是代表性人物,我们要承认这个人物的伟大成就,他是中华民族特别是海外华侨华人的光荣。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我们在搞“文化大革命”,在搞“解放全人类”,体育走军事化之路。而日本和韩国则高举东方人的武道精神,奋勇进入欧美大陆,终于改变了世界武坛的结构。他们的成功背后有政府,有企业家。而李小龙却是单枪匹马一个人打进去的,他是真正的孤胆英雄,这正是他最令人敬佩的地方。到目前为止,我们的主管部门并没有真正认同李小龙的截拳道,也没有将它纳入中国武术体系。他是叶问先生的弟子,十四五岁就跟着他。他受叶问先生的教诲,不只是技术,主要是身体以外的东西,是精神层面的。这使他不断寻求将哲学注入武学,以求心身贯通,最大程度地释放自己的能量。这非常重要。门派是中国武术的痼疾,门派是流派的狭隘化,很容易走向封闭保守,是自损之路。戚继光讲“各家拳法兼而习之”,这才是原则。能融通才是大本事,李小龙是有这种大本事的人。   金庸竟不懂武术?     “我觉得他不是很懂,他没有读过中国古典武学著作,不了解中国武学文献体系,更不要说武艺的技术体系。至少从他的小说中看不到他读过这类书的痕迹。”没有真正接触中国武典,这种创作实属“画鬼”之学   罗韬:您刚才讲到中国的身体文化。日本人作为东方人,他们是高扬柔道,韩国有跆拳道,中国以什么为道呢?   马明达:我们甚至不好用“道”这个词了,因为日本执了先鞭。引“道”入武,是中国最先出现的理念。《汉书·艺文志》记载就有《剑道》三十八篇,而“剑道”一词却在日本传存着,我们现在反有袭用之嫌。   为此,在文献系统基础上,借助于我们的传统哲学,特别是儒学和理学,不是释、道二氏之学,我提出所谓的武学,并加以推广。借助释、道来包装中华武学,这是文化失误,是武学的没落。“兵者儒之至精也”。怎么中华武学的营垒里竟站着一群和尚、道士,岂非咄咄怪事!   儒家没有系统的兵学理论,但儒家吸收了兵学的东西,融兵于儒,形成了中国士人“春风晨试马,秋雨夜谈兵”的传统,而且造就了大量出将入相的人才。可以说文武兼长,精通韬略,是儒学精英的最大特点,明以来的于谦、王阳明、戚继光、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等等,都有这个特点,甚至在毛泽东、周恩来的身上也有体现。   文武兼长是儒学的本源之学,可惜后来有重文轻武的偏颇,强调“一动不如一静”,文人不武,武人不文,文武分途发展。缺少了人文精神的涵养,武人不但肤浅,而且越来越江湖化,除了玩弄神秘玄怪之外,说不出什么道理,只能集中在“术”的层面上。有人把武术家的修养集中为“武德”两个字,实际很空泛,我是不大认同的。一个练武术的,不可能有超乎社会法制和道德规范以外的一套“德”,至于某些特定的职业道德,是任何行业和职业都有的,属于行业道德,没什么特别之处。   罗韬:没有尚武精神的民族缺乏阳刚之气。   马明达:就是。中国人整个阳刚之气不足,过多的讲以柔克刚,容易使人精神弱化。抗战中一大批太极名家沦落为汪伪走卒,是值得反思的现象。   罗韬:身体文化在我们文化体系中位置是什么?   马明达:载道。如果没有传统身体文化的复兴,中国民族文化的复兴是建立不起来的,或者是不完整的。 h4v6sY
更多产品图片 请浏览【唐古特马具】淘宝网店 http://shop35262226.taobao.com 【唐古特马具】中国六大牧区〔西藏、内蒙、新疆、青海、甘肃、四川〕主流马具供应商 地址: 原产地 中国 甘肃 垂询方式: 手机 139193六510柒

已有(5)人评论

跳转到指定楼层

400

主题

1522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15418

版主勋章小马勋章

SLIK 发表于 2012-9-6 16:49:27
马明达教授出身中国武术世家,父亲马凤图、叔父马英图都是民国时期全国闻名的武术家。兄长马颖达、马贤达、马令达都是著名武术家,弟兄四人在开武术界被推誉为“马氏四杰”。1943年生于甘肃省兰州。现任广州暨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华南师大体育科学学院客座教授、西北民族学院历史系客座教授,广东省武术文化研究会会长、广东李小龙研究会会长。马明达教授自幼师从父马凤图求学,文武并修。1959年初,获甘肃省青少年武术比赛冠军。1967年毕业于甘肃师范大学。1993年到广州暨南大学工作至今。主要从事中国文化史、民族史和中外关系史的研究和教学,断代史研究上侧重于元、明、清三朝。担任主编和副主编的书有《中国武术大辞典》、《中国回族辞典》等。历年来发表中国古代史、民族史和武术史论文一百余篇。 h4v6s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木辛 发表于 2012-9-6 21:25:54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ks1947 发表于 2012-9-6 22:41:30
好贴 h4v6s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烟斗男爵 发表于 2012-9-7 01:56:26
学习! h4v6s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0

主题

1522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15418

版主勋章小马勋章

SLIK 发表于 2012-9-7 09:41:50
按此说法,梅花桩起源于马桩 h4v6s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马术网微信服务号
微信服务号
马术网微信订阅号
微信订阅号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