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的故事

[复制链接]
庐中小雀 发表于 2012-3-4 13:05:26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7 3502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马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丶过去的鄂伦春人以肉食为主 过去,大约是三十多年前,我所见到的鄂伦春人一直很少在吃饭时用筷子夹东西吃,这种举动着实让我纳闷了很久。那时我的家住在逊克与嘉阴县中间的交界处乌伊岭以北的美峰林场,父亲当年在林场当民兵连长,结交很多鄂伦春人,,许多游猎的鄂伦春人是从逊克县和嘉阳县境内过来,也有沿乌云河和库尔滨河岸迁徙过来,他们有时是路过,只在此歇一歇疲乏的脚步,向林场要些草料喂喂马或给猎狗弄点吃的,有时是卖给林场食堂或居民一些犴达罕肉或野猪肉,用卖肉的钱买些快枪子弹(他们使的大多是七九步枪)和饼干白酒药品等。那时我只有十一二岁,家里来了鄂伦春人吃饭不让上桌,可能是大人是尊重他们的习俗,在厨房吃或等他们吃完再吃。鄂伦春人吃饭不挑剔,有酒有肉就十分満足。肉大多由他们自带,有犴丶野猪丶狍肉,有时也有熊肉,冬天都是冻成小块的冻肉,只有春秋两季带些象松树明子似的肉干,有咸味,我认为味道不佳,难以下咽,夏季少猎或捕鱼极少来。鄂伦春人吃饭喝酒习惯脱去上身棉祅或狍皮袄,多数没有穿贴身内衣或背心,喜欢赤膊,吃饭不使筷子,即使放到桌边也是摆设,很少动-下,他们吃肉习惯使用自已贴身的短刀,吃-块肉割一块,用手抓着粘盐水或酱油食用,不喜蒜泥。席间喜欢向主人敬肉,用刀割-块动物内脏(认为动物內脏是上等美味),用刀尖叉起,先递刀把,他们认为用刀尖给人敬肉是禁忌。他们有生吃狍子肝肾的习惯,据说有去火丶清肝丶明目的功效。他们极喜喝酒,且无节制,酒醉后踉踉跄跄只要能爬上马背就能走,从未见过醉酒后不省人事的。倒是我 二丶 简陋的撮罗子 过去,鄂伦春居住的条件极为恶劣,用削去枝桠的木杆围成一圈,搭-尖顶形的棚子,冬季周围用兽皮围严(有人称-律用桦树皮,不妥,因冬季天寒地冻桦树皮根本无法剥取,更无现成的可用,且不利于保暖,只有春夏季才用桦树皮),居住地点不固定,最长的住处很少有住半年的。木杆搭的小棚子上留一走烟的气孔,棚中央地上吊-铁锅或铝闷罐,用于煮肉和做饭用。这种棚子叫"斜人柱",也有称"仙人住"的,我们则-律叫它"撮罗子"。"撮罗子"集结多时常一字排列,鄂语叫"乌力愣"。我进过鄂伦春人的"撮罗子",里面根本无床,只有几捆皮张,以狍皮居多,极少有熊皮狼皮或猞俐皮等,因狍皮价格低贱,收皮子的贷商和国家当时极少收购,再一个狍皮较轻,便于携带,因此鄂伦春人多使用这种皮张御寒保暖和缝制衣帽皮袍等。。"撮罗子"里别无他物,有的搭好没住几天在附近打着猎物就搬走,撤去兽皮,只剩一个矗立木杆的空桇子及残留在桇子中一堆木碳灰烬。游猎的鄂伦春人每到一狩猎地点先观察好地形,寻找动物(春季以获取马鹿胎为主要目地,七月份以猎取鹿和犴茸为主,秋冬季节以猎野猪丶犴丶熊丶狍子为主,冬季多掏仓子猎熊和追踪猪群)易出没的地点,然后再寻-隐蔽处搭好"撮罗子",备足枯枝干材,住处多选离河边较近处,便于人马饮用水。白天从不"守猎",顺河边或山坡向上或向下游寻找动物,黄昏和清晨注意观察住所附近的动静,他们十分清楚马鹿丶犴丶狍子到河边饮水的时间,故十分警惕,枪也很少离手。 三丶追猎而不守猎 观看过一短片:在白雪茫茫的森林中,一位鄂伦春猎人端着猎枪长时间坐在-棵倒树上"守株待兔",其实这种守猎的现象是不符合他们的狩猎习惯的,因为鄂伦春人认为倒树是"毛毛贴"神正在休息,坐在他们身上人会生病。他们根据动物留在雪上的足迹,按雪印的软硬程度判断走过的时间及可能去的方向,然后骑马追赶,追赶时猎狗在前,发现猎物能够近距离围咬,纠缠住动物,为猎人到来争取时间,猎人赶到后用口哨声示意猎狗闪躲,以免开枪误伤猎狗,鄂伦春人猎狗大多训练有素,听到命令会及时跳开。鄂伦春人喜欢集体狩猎,但也不习惯人多,最多不超过四五人。因为人多目标和动静大,且不利于分配打到的猎物,因此大多以三四人居多,一人一匹马,一杆枪,二三条猎狗,组成一个狩猎小组。后来汉族猎人也仿效他们这-狩猎方法,称其"打围",收获较大。但汉族不是专以打猎为生,再-个不能在冬天雪地里过夜,因此养马养狗打猎的在过去也并不是很多,只有以吃苦耐劳著称的鄂伦人才能适应和坚持这种生活。 四丶 山神与火神 鄂伦春人对山神与火神是极其信仰和敬奉的,鄂伦春人称山神为"白那恰",狩猎之前在一株大树上用利刀将树皮刮去,露出白楂,用烧过的黒木炭画一长须老人,然后跪下虔诚祈祷山神保佑能够打到猎物。并给画像嘴上抹些烧过的熟肉,表示感谢山神的赐予;进山打猎时不能唱歌和大声喧哗,认为惹怒山神"白那恰",山神是会降罪而不赐猎物。鄂伦春人世代生活在密林深处,与火结下不解之缘。火可取暖丶照明丶煮食,也可使人遭灾,鄂伦春人认为“透欧博如砍”(火神)是自然一大神灵。在每年正月初一早晨先要向火塘跪拜磕头,然后再给长辈磕头拜年,在篝火旁时禁止向火上倒水丶用刀叉火,不能跨火,不能向火中吐唾沫,不能在火中烧长柴,不能随便翻动火,以防触怒火神。吃肉喝酒前,先要向火里扔一小块肉,倒一杯酒,跪拜时祈盼火神保佑人畜平安,恩赐更多的猎物。每年六月十八号为鄂伦春民族的传统节日——篝火节(亦叫火神节)。 鄂伦春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的民族,大多分布在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境内,据人口普查统计,人数目前不到一万人。过去鄂伦春人日常生活禁忌较多,但随着新时代文化思想的渗透,有些禁忌已逐渐被取消和煙没,只有很少一部分岁数大的鄂伦春人仍信奉和沿习一些禁忌。下面简单地介绍一些(未分类):鄂伦春人在出猎前不能说出狩猎地点和要打什么动物的名字,认为说出动物会听到,将会空手而归;不能打大雁丶鸳鸯,否则对夫妻感情不利;不能猎杀正在交配的动物,认为是不能破坏它们的好事;猎到熊后要先向死熊跪拜,吃完熊肉要将熊骨用桦树皮或柳条包好捆在树上"风葬";妇女生产不能在"斜人柱"(撮罗子)内,要远离原来住的地方,孩子満月后方可回来;妇女经期不能吃熊肉和犴丶鹿丶狍的头和动物內脏,认为吃后出猎时子弾会穿不透它们;打猎之前将猎枪枪身挂上斧头,然后念叨一些动物的名字,一边念一边用-只手举枪占卜,如念到什么动物枪举不起来,将认为不吉,不宜出猎;出猎前小孩不能跑来跑去捉迷藏,否则"白那恰"(山神)会将动物藏起来;妇女不能坐"斜人柱"正对门的玛路席,不能跨过男人的衣物丶猎枪丶马鞍等;煮食大的动物时舌与食管,内脏丶肝丶肺不能割断,认为能够接连不断打到更多猎物;妇女经期不能下河洗澡,否则会发大水,不能跨跃泉水,否则泉水会干涸;用狍哨和鹿哨引诱来打到的狍子和鹿不能割断脖子气管,否则以后会再引诱不来;妇女不能睡熊皮,否则怀了孕会流产;出嫁的姑娘回家不能刷锅,认为把财运刷走了;打死熊后,不能说死了,而要说"阿码哈"(大爷)睡觉了;孕妇不能去办丧事的人家,不能走抬过死人的路,否则生下孩子会死去;孕妇不能进产房,否则产妇会难产;男人出猎前女人要为男人熏枪(认为一天有好运)。。。。。。鄂伦春人的禁忌,也是一种信仰,是长期生活中逐渐形成的,表现出原始宗教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些对自然现象或自然物的禁忌来看,针对妇女的禁忌较多,表明对妇女的歧视。 北方兴安岭的春天来得晩,可抗不住马鹿丶犴达罕丶狍子的声声呼唤,还是妞捏着跚跚地 来了,于是山绿了,草塘有了生气,河水动了,鄂伦春人也开始了他们的捕鱼活动。很早以前,鄂伦春人和赫哲人亲如一家,但鄂伦春人以狩猎为主,捕魚为辅,而赫哲人正相反,后来赫哲人到下游寻找更宽阔的水域,停留乌苏里江与黒龙江交汇处的东方第-镇的抚远境内亅,而鄂伦春人则永远留在了山岭。在过去的年代里,生活在库尔滨河与乌云河岸边的鄂伦春人利用传统的古老方法进行捕鱼。那时的河里大魚非常多,一年四季水中游动着大马哈(鲑魚)丶哲罗丶狗魚丶细林丶童罗丶鲶魚等,鄂伦春人春季捕魚用带倒刺的魚叉,划着轻快的桦皮船,瞧准水下的魚能准确迅速用叉叉住挑到桦皮船内,有时遇到大魚叉不上来,喜用枪打。夏季下大眼挂子,一般是插三插四的较多,也用柳条编的须笼。秋季"挡亮子":即选一河道较窄处用木杆拦起,木杆后用河石固定,所有缝隙用柳枝茅草封严,中间留一淌水口,放-粗木做门槛,用柳条编-张大筛子固定在亮子口上,柳条筛后挖-窟窿,下面用一较大柳编篓接着,魚从上面下来马上被湍急的河水冲入篓中。多时-昼夜接魚几百斤,霜冻之前水温下降,魚群结队向下游寻找深水湾越冬,此时是"亮子"收获的高峰期,鄂伦春人捕的魚吃不了时,就晒成魚干或喂马和猎犬。现在不仅山上动物少了,河里的魚也少了,定居后的鄂伦春人仍保留捕鱼的习俗,但渔叉和亮子早已派不上用场,即使用鱼网,也是常常空手而归,这是多年来流传下来的一种习俗。 七丶桦皮船 鄂伦春人在近似原始的生活中,不仅能够利用有柔韧丶耐磕碰丶富油脂丶不透水丶抗腐烂的桦树皮制作精美的手工艺品,如盒丶碗丶盆丶篓丶包丶桶丶箱等,还能制造出经久耐用的桦皮船,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鄂伦春人称桦皮船为"木沬沁"或"桦皮威虎",是他们独-无二的水上交通工具,自古以来一直深受喜爰。鄂伦春人用它打猎捕鱼,,常见的桦皮船宽约一米,长四一一五米,可载300一-500公斤重物,桦皮船两头上翘,状似柳叶,它船体轻,-个人毫不费力就能扛走,一次能载四五人,划动时声音小,有利于接近猎物。桦皮船的用料是整张的桦树皮和樟子松木片,先用樟子松木片做出船的骨桇,然后用整张桦树皮做船底,用木片排列夹紧,用锥子钻孔,用松木钉(铁钉易锈蚀)钉牢,船梆用厚些松木片加固,有缝隙和木钉钉过的地方均用松木油脂堵塞,用烙铁烙均。桦皮船的桨是一根长3米左右的松木,将两端削成鸭嘴状,中间削成易于手握的圆形。桦皮船轻巧灵活,浮力强,宜于穿梭于大小河流湖叉之间。桦皮船无论从制作技艺上还是造型都堪称一绝,为鄂伦春人的狩猎和捕鱼带来很大的方便。 八丶"莫日根"的伙伴 鄂伦春族古老的民歌中唱到:"我们鄂伦春人,把蓝天当被,黒地当床,"莫日根"(意为勇敢的猎人)世世代代游猎在深山。。。。。。" 敬佩"莫日根"的同时,禁不住联想到他们忠实的伙伴-一猎狗。在过去艰难而漫长的岁月里,猎狗在狩猎时不仅为主人充当"眼睛",更是捕获动物时不可缺少的"助手",从追踪到捕获始终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鄂伦春的猎狗具有勇敢丶坚强的品质,为撵到猎物在密林里忍饥挨饿,顶风冒雪,可以持续追踪几天或更长时间。鄂伦春人的猎狗大多短毛,但毛层较厚,有黄丶黒丶白等多种颜色,它们体质健壮,耐力好,爆发力强,灵敏度极佳,易接受训练,适应环境能力丶抗病能力强,较具服从性,智商高,极其勇敢,不怯于围攻熊丶野猪丶犴等大型动物。有时三四只猎狗追上头二三百斤的野猪或-头成年公犴,围攻后竞能将对方活活咬死。猎狗平时不闲吠,对儿童友善,护家,尤其主人,猎人狩猎遭到危险,能拚死上前攻击猛兽。 鄂伦春人极其爰惜他们的猎狗,多喂以肉或动物內脏,食物贫乏时,亦先均出食物给猎狗,猎狗死去决不食其肉,冬天土冻如石,不宜挖坑掩埋,进行"风葬",其他季节挖深坑埋入山林。猎狗老后不能出猎时,-直养到死去,鄂伦春族一直有好马不换狗的说法,足见他们对猎狗非同-般的感情。 九丶皮制的服装 鄂伦春人的皮装主要用狍皮制作,许多皮制服装做得实用美观,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皮装的制作由妇女来完成,她们心灵手巧的聪朋才智在制作服装方面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皮袍是鄂伦春人男女老幼的主要服装,男女式样基本相同,鄂语叫"尼罗苏恩",区別是男皮袍前后开襟,女皮袍左右开襟,女式皮袍较男皮袍装饰美丽。皮袍的大襟,袍边和袖口镶薄皮做花边,有的皮袍有毛的-面朝里,夏天防雨则有毛的一面朝外。 狍皮帽叫"灭嗒哈",用狍头皮按原状制成,不仅抵御严寒,狩猎时还可起到伪装的作用。制作狍皮帽须将狍耳剪掉,另用狍皮做成假耳,以防狩时被其他猎人误伤。狍皮帽的眼睛处缝黒色毛边,与狍眼相似。皮靴用狍子腿皮或鹿皮制作,用结实耐磨的狍脖子皮和野猪皮或犴爪子做底,按不同季节制成高矮薄厚,这种皮靴轻便暖和,走路无声,不易惊动野兽。我们汉族人称这种皮靴叫"趟雪牛"狍皮手套叫"考故落",大拇指同四指分开,手掌留-能伸出手指的口,射击时手指可从口中伸出常做为鄂伦春青年的定情物互相赠送。鄂伦春人的皮套裤(也叫皮叉),常用耐磨的鹿皮制作,刮掉毛丶鞣软,骑马打猎时不仅结实耐磨,而且轻巧方便,防水隔潮。鄂伦春妇女穿的皮装,大多绣有美丽的花边和图案,皮袍的领口和开襟处,用彩线缝出各种山上的花草丶水中魚虾等图案,用黑皮镶边,姑娘出嫁时要亲手缝制一套有团花图案的皮装。鄂伦春妇女在缝制皮衣时,裁剪不用尺,只用手量,且量得十分准确。缝皮衣的线用兽筋替代,即使皮衣腐烂,兽筋也不会断。 十丶能吃肉吃魚的猎马 上个世纪50年代广为流传的<<鄂伦春小调>>中唱道:"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一呀一匹马,一呀一杆枪,獐狍野鹿满山跑,打也打不尽"。猎马同猎狗-样,是鄂伦春人的亲密伙伴和主要交通工具。鄂伦春人的祖先最早是使用驯鹿远行狩猎乘驮物品,后来逐渐被马所取代。他们的马属于我国小型马类,这种马匹虽然矮小,但极能爬山过河,穿越人不易行走的森林雪岭和低洼沼泽地如履平地,善远猎和追赶野兽,为猎民的频繁迁徙生活起到重要作用。 鄂伦春人家家有马,人人善骑,儿童十来岁就能策马飞驰,在过去,他们的贫富区分是以马的多少来衡量的。他们的马同其他马一样吃草料,令人惊奇的是还能生吃鲜肉和魚。远行狩猎时,马的体能消耗特別大,并且缺少有营养的饲料,这时猎人常喂给马些新鲜肉或肉干,使马有更充沛的体力。有时打到狍子丶鹿丶犴还捧出热乎乎的膛血饮马。 鄂伦春人的猎马同猎狗一样,都十分通人性,具有其他品种马所不具备的特质,不仅灵活敏捷丶持久力强丶耐寒,穿越深山密林时,能陡坡驼运,蹄质坚硬,常年不用挂掌,不择食,是马匹中的优良品种。定居前的鄂伦春人,习惯将马野放在山里,用时唤回,保留原始的饲养方式,从不吃马肉,马死后,同猎狗一样埋入山林。鄂伦春人在日常生活中,用马拉爬犁丶雪撬丶大轱辘车,转产后的鄂伦春人,马匹数量减少,交通工具先进,但仍有些鄂伦春人保留养马的习惯。 十一丶 如今的鄂伦春人 h4v6sY

已有(7)人评论

跳转到指定楼层

23

主题

557

回帖

5934

积分

版主

积分
5934
QQ
桑丘 发表于 2012-3-4 19:42:41
十一丶 如今的鄂伦春人 待续呢哈? 照片没有显示。。。。呵呵 h4v6s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汉室宗亲 发表于 2012-3-5 08:55:07
[quote]十一丶 如今的鄂伦春人 待续呢哈? 照片没有显示。。。。呵呵 如今应该是大量的蒙古化或者汉化了吧。 h4v6s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主题

5364

回帖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19929

超级版主勋章小马勋章乳马勋章

QQ
花香 发表于 2012-3-5 11:33:25
照片看不了 h4v6s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庐中小雀 发表于 2012-3-7 16:38:08
我也不能看见路过家门口打猎的鄂伦春人了,原来好多的, h4v6s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汉室宗亲 发表于 2012-3-9 09:01:48
没有文字的民族,如果也没有比较强烈的宗教信仰的话,文化就很容易丧失。 举例来说,大家过去只是老念叨满语满文如何如何。其实,中国会说赫哲族语的人也几乎很少了。而江对岸的俄国,那乃族人(=赫哲族),由于使用了老毛子给编制的文字,还是不少会说的。 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三族,住在蒙古族和汉族的汪洋大海之中,又没有文字,不知道其语言还能支撑多久。。。 h4v6s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庐中小雀 发表于 2014-8-18 14:14:55
照片看不了[/quote] h4v6s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骏马王子 发表于 2014-11-14 11:12:56
鄂伦春应该聚居在我们呼伦贝尔的鄂伦春旗 h4v6s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马术网微信服务号
微信服务号
马术网微信订阅号
微信订阅号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