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装甲车已成“夕阳装备” 中国骑兵仍是“奇兵”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马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摘要】 ■以马为伴:军马通人性,你对它好它知道,骑兵与特殊“战友”的感情胜似亲情 ”  连宏伟,骑兵营教导员,从战士入伍至今,已在骑兵营服役20多年,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老骑兵”。

最后的骑兵,仍然在冲锋

8818564425155394897.jpg


——走进内蒙古军区某骑兵营探访中国最后的骑兵部队



该图由内蒙古军区锡林郭勒军分区政治部宣保科提供 制图:苏 鹏

■饱经沧桑:老一辈骑兵直面生死、奋勇进攻,冲锋者成为永恒的丰碑

■以马为伴:军马通人性,你对它好它知道,骑兵与特殊“战友”的感情胜似亲情

■任重道远:今日骑兵苦练信息化装备操作技能,续写“马背卫士”的血性与担当

引子

内蒙古锡林浩特市东北50公里,毛登牧场。

盛夏的草原绿意盎然,鲜花盛开,蓝天白云,光影交错。放眼望去,一片葱郁中,几间小屋和一个用栅栏围起的马圈格外醒目,屋顶高高飘扬着的五星红旗,在很远的地方清晰可见。

这里,是最后的骑兵纵马挥刀的战场。

曾经,我军拥有10多个骑兵师,数十万匹战马奔腾如海,锃亮的马刀高高举起,在西部草原上竖起一道“铜墙铁壁”;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人民军队迈出从骡马化到摩托化的历史性步伐,骑兵作为一个兵种被取消,全军仅象征性地保留了几支骑兵部队,担负执勤巡逻、警戒等任务。驻守在这片被誉为“天堂草原”的内蒙古军区某骑兵营,就是其中之一。

从骡马化到摩托化,从机械化到信息化……随着军队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骑兵似乎正在淡出人们视线,然而,他们仍然是边防线上不可或缺的一员。

看!落日余晖中,这支骑兵部队纵横驰骋在北疆草原上。战刀挥舞,马蹄飞奔,官兵们在马背上的剪影如腾云驾雾般飞向天际,那磅礴的气势,仿佛再一次提醒人们:在祖国北疆,最后的骑兵仍在奋勇冲锋,戍守边防。

“老骑兵”诉说“骑兵精神”

“很多人都不敢相信,这个时代中国还有骑兵。”

连宏伟,骑兵营教导员,从战士入伍至今,已在骑兵营服役20多年,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老骑兵”。

见到记者,他开门见山地说:“如今,营里大多是90后战士,当兵前都憧憬自己的军旅生活会像许三多那样,经历格斗射击、潜伏伪装,在实战化演练中锤炼本领。当得知自己被分配到了古老的兵种——骑兵,刚下连的新兵一定会对即将开启的骑兵生涯既好奇又担心。”

“军马什么样?”“骑马什么感觉?”“骑兵能上战场么?”面对一连串疑问,连宏伟总是这样回答:“想驾驭战马,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骑手,必须先了解‘骑兵精神’。”

在连教导员的带领下,记者慕名前往位于该营驻地的骑兵博物馆,探寻“骑兵精神”的深邃内涵。

一路参观,骑兵的盛衰演变尽呈眼底: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骑兵就作为独立兵种登上历史舞台;西汉名将霍去病率骑兵大破匈奴;成吉思汗铁骑征服欧亚大陆……一个个铁骑飞扬、驰骋疆场的场景,如同一首雄壮不朽的史诗,彰显民族之魂。

“骑兵是我军最早组建的兵种之一,曾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立下赫赫战功。1955年,我军首次授衔时,骑兵出身的将军共有55人。”讲起骑兵的历史,连宏伟一脸自豪。

在一幅弥漫抗战烽火硝烟的老照片前,连宏伟久久驻足。照片中,一支骑兵部队保持着冲锋的姿态——这是当年骑兵一师在辽沈战役中奋勇杀敌的场景。

“革命战争年代,老一辈骑兵直面生死,奋勇进攻。他们要么冲锋,要么倒下,冲锋者成为永恒的丰碑,倒下的英雄甘愿马革裹尸……骑兵作战的方式决定其勇敢无畏、不惧生死、一往无前的精神品格。”连宏伟感慨道:“哒哒的马蹄声中夹杂着骑兵冲锋的怒吼,这是战场上最响亮的‘冲锋号’,也是骑兵传承已久的血性与担当。”

今天,“骑兵精神”正被赋予强军实践的时代色彩。“兵种古老,思想不能老;装备原始,发展不能止步。”连宏伟说,如今他们“上马是骑兵,下马是步兵”,除步兵的基础训练课目之外,还苦练“飞马越障”“马上斩劈”“马上射击”等骑兵课目,时刻为边防巡逻执勤作准备。

“马倌们”书写“爱马经”

军马通常能服役7至10年。在部队,军马就是骑兵的“战友”,骑兵营的官兵与这些特殊“战友”的感情,有时比亲人还要亲。

每年老兵复员时,都是骑兵营最伤感的日子。骑兵们不仅要告别战友,更要和朝夕相处的军马说再见:当“老骑兵”最后一次为心爱的军马刷毛、喂草时,这些铮铮铁汉总是泪流满面……

也许是看到主人已经卸掉军衔、背起行囊,读懂了主人眼中的不舍,马儿也仿佛通人性一般跟着流泪,用嘴轻扯战士们的衣角。在战士们转身离开的一刹那,许多军马都会仰天长啸,发出痛苦的嘶鸣……

谈起这一幕,营长刘国奎双眼湿润。来到骑兵营任职仅3年的他,曾经历一次心理上的“成长”:初到营里,刘国奎不太理解骑兵与军马的深厚情谊;在与军马相处一年后,他发现,每个战士心中都有一本感人肺腑的“爱马经”,包括他自己。

一次训练,刘国奎的军马腿部剐伤,需要每天为其清理创口、消毒包扎。起初,马儿并不配合,清理过程中还踢伤了他。刘国奎却没有责怪军马,每次都会耐心地一边跟军马说话一边为它包扎。“久而久之,只要我一靠近马儿,它就自觉地把受伤的腿抬起来。”刘国奎说:“军马通人性,你对它好,它是知道的。”

与刘营长有着相同感受的,还有去年刚下连的新兵袁春。“真正爱上我的‘战友’是在一次外出找马回连队的路上。”袁春拍着自己的军马说,那次,太阳已经落山,他在伸手不见五指的草原上迷了路,绝望中他放开了缰绳,让军马自己走,最后马儿带他找到了回家的路。“那一次,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无言的’战友。”

军马也是“战士”,如果表现优异,同样可以立功受奖,戴大红花。据说,骑兵营最老的“战士”是一匹编号为“951”的军马。

“951”个性刚烈,刚入伍时,许多“老骑兵”都曾被它摔伤过。经过3年多的调教,它成长为营里最优秀的军马之一,多次考核名列前茅。如今与官兵们感情笃深的“951”到了“迟暮之年”,每当新兵初学骑乘时,不再执行任务的“951”便“转行”当起了“教员”。今天,越来越多的战士在“951”的“教习”下掌握了骑乘技能,官兵们亲切地称它为“马教官”。

今日骑兵仍然是“奇兵”

中午时分,骑兵们一天的训练结束了。

“吁……驾!”随着副营长牟志华的高声喝令,数十名骑兵乘风飞奔,战马铁蹄生风,鬃毛飞扬,风驰电掣般向着数十公里外的一座小山飞奔。

山丘上,骑兵们面朝草原高声呼喊,嘹亮的声音响彻天地。“每次训练结束后,我们都要举行这样的仪式,提振士气、激发血性。”牟志华说。

在这个坦克、装甲车都已成为“夕阳装备”的新军事变革时代,每一个骑兵都不可避免地遭遇这样的尴尬:信息化战场,骑马怎么打仗?如果有一天骑兵营被裁撤,骑兵如何书写无悔担当?

伴随着改革强军的不断深入,今日骑兵正用实际行动向祖国和人民作出回答。

锡林郭勒大草原拥有1100多公里边防线,执勤巡逻中,车辆的机动性容易受复杂地形和不良气候影响,而骑兵总能临危受命,圆满完成任务;随着信息化管边控边手段的应用,北斗手持机列装骑兵营,更让骑兵在支援作战、抢险救灾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如虎添翼。

“虽然骑兵已不是战场的主力,但我们从没放松训练。目前的演练方向,就是在提高官兵马术能力的基础上向信息化方向延伸。”牟志华告诉记者,近年来,骑兵营经常与军分区步兵营开展对抗演练,“一方面最大程度锤炼骑兵马术;另一方面,战士们只有经过‘战场’淬火,才能更好感悟‘骑兵精神’。”

说起近年来骑兵营的贡献,官兵们如数家珍。

2011年隆冬,一些不法分子铤而走险,在长达几百公里的中蒙边境实施非法盗猎活动。受上级指派,该营立即组织50名骑兵、60匹军马成立一支“临时支边分队”,在边境一线展开巡逻,成功处置各种涉边事件14起。

2014年冬天,暴风雪导致锡林郭勒大草原百余户牧民被困“雪中孤岛”,该营成立6支救援分队跋涉茫茫雪原,及时把救灾物资运送到灾民手中,被牧民亲切地称为“马背卫士”。

……

如今,骑兵正从人们的视线中渐行渐远,对于骑兵的未来,官兵们则显得很淡定:“这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精神传承。”牟志华说,即使明天,战马不再属于战场,他也能坦然接受,因为那是军人另一种责任与担当。(武元晋 李少平)

编余感言

永不褪色的“骑兵精神”

■陈小菁

提起骑兵,人们可能会想起电视剧《亮剑》中的一幕:骑兵连连长孙得胜率官兵与敌人展开殊死决斗,危急关头,他振臂高呼:“骑兵连,进攻!”

千百年的战场上,骑兵都是纵横沙场的“骄子”。从春秋战国时期最早的骑兵到1942年巴丹半岛最后的冲锋,从霍去病亲率五万铁骑封狼居胥山到如今的边境巡逻执勤,纵然“百骑环绕,可裹万众;千骑分张,可盈百里”的壮烈场面已然远去,骑兵这个曾经辉煌的兵种正在消亡,但短兵相接、捉对厮杀、勇往直前、舍我其谁的“骑兵精神”永远不朽。

在信息化作战的今天,骑兵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在阿富汗战场上,装备先进的美军在其北部山区作战,不得不选择骑着毛驴在群山中打击塔利班;在我国广袤的西部边防线上,青藏高原的牦牛、阿拉善戈壁的骆驼和锡林郭勒大草原的战马,仍然在巡逻、运输、支援作战和抢险救灾等“特殊战场”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

值得注意的现象是,美军已没有一匹军马的编制,却仍然保留着骑兵师的番号,比如:“第一骑兵师”“游骑兵”。金一南教授在访问美军时曾专门询问这一称呼的来由,美军回答:骑兵是陆军所有兵种中最具光荣传统的部队,他们冲锋在前,撤退在后,虽然昔日叱咤疆场的战马无法赶上历史滚动的车轮,但这并不意味着“骑兵精神”的没落。

即使战斗到最后一人,也要以一己之躯奋勇进攻,这就是中国骑兵的血性与担当!一代代骑兵用青春与热血践行“马背卫士”的忠诚使命,他们的价值早已超越了自身的存在,相比现代战争的战略价值,其文化意义也许更为深远。


骑兵魅力依旧,战士血性乃存,“骑兵精神”永不褪色!不信你听,“骑兵连,进攻!”的冲锋号令,今天仍回荡在辽阔的边境线上。

来源:解放军报

升级改版,活力非凡

已有(2)人评论

跳转到指定楼层

400

主题

1522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15418

版主勋章小马勋章

SLIK 发表于 2017-11-15 16:51:05
还在用清朝老镫?  说明质量好   而且舒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马术网微信服务号
微信服务号
马术网微信订阅号
微信订阅号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