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 骑乘要素7 y/ @; g. o5 L9 J. H4 P8 v
在马术运动的骑乘训练中,无论是基本骑乘初级还是高级的技术,无论是马场马术或是障碍超越,无论训练骑手还是马匹,以下的「骑乘训练八大要素」是骑手与训练者一直要放在心中,努力去体会、实现的。这八个要素指的是,骑手对骑乘马匹表现的要求,同时也是训练马匹的步骤。这当中,每一个要素前后相关、循序渐进,不可能在没有做到一个要素时直接跳到下一个要素,对骑手而言是如此,对马匹而言也是如此。唯有努力做好一个要素,才可能做到下一个要素。
! y6 i- ^$ u! |+ E1 D不管是对骑手还是马匹,这八个训练要素中的前面几项,算是基本的要求,难度也比较低,初级的骑手应该着重于「韵律」、「柔软」与「受衔」等要素,做不到这几项要素就别弹更高级的要素。后面的几项,就是比较高级的要求,也唯有作得到像「收缩」、「自我承载」这样高级的要求,才有可能在马场马术中做到「原地踏步」、「正步」等高级动作,或是在障碍超越中跳跃比马儿身高还高的栏杆。
* u3 |8 H+ d$ F2 I1 M1、韵律
, }( w' i. f& {+ [" i2 A, o- t马匹以其三种步伐 (慢步、快步、跑步) 中任何一种步伐行进时,其进行的动作之步调节拍与调和性。稳定而持续的步调节拍,与调和的感觉,尤其是在移行变换步伐时。
^3 Q; M2 f) c0 W; s6 Y: W2 V6 l& }2、柔软- c) ~, @+ V6 u2 v5 w
马匹因不紧张而轻松的放松肌肉与关节。马儿刚从马厩牵出来,还没有热身时,或是骑手的骑坐、手缰不稳定,或是自己都很紧张,马儿都会因身心紧张而无法放松。这时马儿会头颈上下摆动、马尾夹于两股中、不接受推进扶助、马背僵硬。藉由柔软运动,如松疆慢步、轻快步打浪、弯曲蛇乘、频繁的移行、变换里怀、8 字骑乘、偏横步等,去除马儿精神及肉体上的紧张。当马儿柔软时,它才会接受骑手的推进扶助,骑手也可感觉到马背的震动与马规律的呼吸。) q6 I+ o4 H! x: {
3、受衔* _! Y7 U v B' F6 Z0 k
所谓受衔,是指马儿用嘴轻轻地倚靠在口衔上,保持着韵律轻松的前进,等待接受骑手的扶助指挥。骑手的手缰可以感觉到马口稳定而互相「礼让」的张力,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
( M7 f% v& s0 d5 z' s0 u; k4、弹发7 d1 P L7 h2 |* Y
当做到韵律、柔软、受衔等要求之后,马的后肢自然深踏,马会表现出充满弹力的轻快步样,具有旺盛的前进气势。% i' ?/ B. L. m+ P P, X
5、透过性
+ y0 `* J. D9 ?' O透过性是指马匹纵线之屈挠及左右侧方之弯曲均达良好,骑手之正确扶助由后方向前方贯通,同时也由前方向后方贯通之行进的状态。透过性是所有训练重点的关键,若没有透过性,那一切都属白费工夫。4 p$ i' ^& ]& t4 p/ H
6、真直性6 _7 _ Q7 k6 }
所谓真直性,为马的前驱位于后驱之正前方,马体的纵轴与蹄迹线一致,在任何行径的蹄迹上,马的后肢蹄印要踩向前肢蹄印上前进。在有了透过性与真直性之后,骑手从后方来的扶助作用才能确实的传到前方,从前方来的力量才能传到后方,如此才能要求马体之收缩。# p' |7 \3 v/ T+ f5 D
7、收缩
5 g' t/ S( N" Q, t+ r0 h马匹的后肢能深踏负重,藉由后驱下沉而活泼的踏入马体下,马本身的重量和骑手之重量在后肢负重时产生推力。1 R- a" t: l' |4 d
8、自我承载
8 a2 K" w5 d4 V, x8 i马匹因后肢之收缩踏深,因而使前躯负重减轻,由后肢负担大部分的重量,使前驱有轻扬的感觉。
& L0 b% f( Q7 z" ]+ Q# e+ h8 ?四、 测试比赛
8 b" [# D+ N/ G) h! `, K每一个初学的骑手,从第一次上马,开始学骑马,历经了辛苦的入门阶段、学会了如何控制马的行进方向与步伐变换、慢慢的可以掌握各种基本骑乘动作,例如慢步、立定、快步打浪、压浪、轮乘、变换里怀等等。接着就可以准备参加生平的第一次马场马术比赛了。( H, s/ E! u! c; j
与其说是比赛,不如说是检定,检定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是不是真的能掌握这些基本骑乘动作。虽然在练习场中随意的骑乘,也是做这些动作,但是很多时候都是随马的意识做动作,而不是按照骑手的要求。利用比赛的课目测试自己的学习进度,也让平时的学习更有目标、内容更丰富。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要帮助初级骑手了解初级马术的重点,掌握练习的方针,在初级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更有信心往晋级的骑乘阶段迈进。2 q8 |7 G, O3 |
1、了解课目/ Q* d. ~+ J- Y) Q/ ~) w# F
在初级马场马术课目中只有慢步与快步打浪压浪,没有跑步,这最适合还不太会跑步的初学骑手。由于整个课目中都没有艰难的动作,其目的不在考验骑手的技术,而是要考验骑手对马匹的控制能力。因此,正确了解课目中每一个规定动作的意义,是最重要的第一步。如果因为骑不好而拿不到好成绩,那就需要多加练习,但是如果明明骑得不错,但却因为不了解课目,没有做到课目中要求的动作而被扣分,那不是太冤枉了吗!? o# t. e' a# r/ e! G3 s, ^6 M j
首先,在纸张上按照右图画好马场马术场地与各个英文字母标记的位置,依循课目中每一个项目的运动方向,在纸上画下移动路线,并在动作变换的地点做好记号。然后,拿着画好的图与课目,与教练或有经验的骑手一起讨论,确定你对课目中每一项文字叙述都正确了解。
! o9 t7 Y9 P( ?; z2、熟记课目9 X! |: q6 N# q8 v* @* f/ K7 ]
反复的在纸上用手指沿着画好的路线图走完全部动作,并在动作变换的地方说出该做的动作。你可以不必记住每一个英文字母标记在什么地方,只要对照课目中要求路线或动作变换的标记相对位置就可以了。等记得差不多以后,用一张空白的场地图,一样用手指走路线、说动作。如此练习记忆,一直到可以随时在脑海中冥想路线与动作。而且能在隔一段时间或隔几天之后,都能随时顺利的从头到尾想一遍。
, \$ S1 A. X/ k3、熟悉场地
9 J7 @' r# J0 z$ T% g利用平时骑乘练习开始慢步热身时,或者结束慢步溜马时,按照路线在场地中走一遍。全部用慢步走完,先不管步伐与动作变换,只管路线正确,因为这个练习的目的,只是要熟悉课目路线与动作在场地中的相对位置。虽然是用慢步行进,但是脑中要想着课目要求的步伐与动作,并在走到下一个动作变换的地点之前,先想好下一步该怎么做。同时用目测去感觉场地中间没有标示出来的点,如D点、L点、X点、I点、G点,以及一些没有字母标记的位置,例如二十米轮乘的圆圈顶端,应该在距离PV线中点(L点)或RS线中点(I点)两米的地方,因为L点到A点的距离与I点到C点的距离都是二十二米。8 k) {* }) C) d8 E% D5 d" ?; w
4、练习要点7 ^$ T2 k/ E5 B/ }
初级的马场马术比赛可以使用折返缰、吊缰、侧缰、马鞭等辅助工具,因此评分的重点不会针对马的受衔与弹发,而会着重在马的韵律与柔软,还有流畅与定点的移行,以及骑手的姿势与骑座。平常练习时就要不断的提醒自己,注意这些骑乘的要素。% t3 X. D& o& K# Q% M# ^
针对出现在课目中的各个动作,加强平时的练习。先不管路线,也不管该做动作的位置,在二十米轮乘中练习慢步、快步打浪、压浪、以及各种发进与移行 (慢步变快步、快步变慢步、慢步变立定、立定慢步发进等),其实这也是平时骑乘练习时就应该做的。避免在蹄迹在线绕着大场地骑乘,或是一直以一样的步伐骑乘没有移行,这样的练习对骑乘技术与控制马匹的技巧没有帮助。1 z2 ^; X; w: ?' y; n* \
5、练习课目
. O* U/ C2 U) v3 J" K v8 X+ P最后,就是练习全部课目规定的路线与动作。让各个要点动作按照课目项目的次序,一一的在定点实施,一气呵成的完成整个课目。像这样完整课目的练习不需要太多,如果您还没有熟记课目,练习时还要旁人提醒,或是各个要点动作还做不好,反复的练习完整课目是没有太大用处的。
/ c, L6 F; C# }. U2 [在练习当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项容易被疏忽的重点:
0 G+ w! E0 m; P% x; @; `5 S7 P中央线进入时要走得直,不要歪来歪去。 1 Q4 ^5 J7 P6 a; i$ D
每一个动作实施的位置要十分准确,不可超过或提前。 5 A% u, o; O% B1 B4 W$ k6 i
角隅转弯要走进隅角,不要走成四分之一圆弧,同样的在F点与B点转弯也不要走成大圆弧。 1 M4 @/ d: j1 i( {: Q+ i7 d
二十米轮乘的圆要是个正圆,不要走成圆角方形,圆的边缘要走进场边蹄迹线,否则就不足二十米了。 3 `6 W$ j+ O3 `7 n" u% x0 E! f
万一走错路线千万不要紧张,正式比赛时裁判会摇铃请你从错误之前的动作重新开始,对成绩的影响也仅止于那一项而已,不会影响其它项目的成绩。 7 z, `: t3 I$ n( q' O- n, {
6、正确的参赛观念
3 ^, g1 X. F( Q0 I8 @4 H) E比赛的目的不是为了名次,尤其是在初级的比赛。利用比赛成绩来检定自己的学习成果,成绩不好就要多加练习,成绩不错就可以准备挑战更高级的课目,这才是比赛的目的。
- T! n% }7 R( v4 D五、 注意事项
5 C' C; H7 u5 N1 ? ^骑马是一种很安全的活动,但任何一种活动,都有其潜在的危险性,其实这往往是由人为疏忽或是过于自信所造成。惟有遵守这些骑乘注意事项,才不会发生这些不愉快的经验或伤害。
0 P/ X0 Z3 ]6 R1、请勿穿着鞋跟太长的鞋子骑马,以免鞋跟勾住脚蹬发生危险。请勿穿露脚指头的拖鞋或凉鞋骑马。/ @/ b$ `+ `' N7 ? i3 i$ Q: z9 {
2、请养成戴骑士帽 (安全帽) 骑马的习惯,以免不小心摔马时,骑手头部受伤之危险。# q# {* k" Q- h1 e+ u, K
3、服装不整,请勿骑马。精神或体能状况不佳,以及喝酒后,请勿骑马,以免发生危险。
* k+ C# {# J) g: J% D4、上马前下马后任何时刻,请务必要抓住缰绳,即使在调整肚度带或脚蹬时,需要两只手同时工作,也要将缰绳勾在手臂上,以免马儿奔离。
& \7 [! Z5 S, J& P' D5、上下马时,请缩短缰绳确实抓紧,不可松缰,以避免马匹紧张脱缰而跑。& j4 r; e/ n) E
6、下马时,请务必先将两脚脱离脚蹬再下马,尤其是左脚。如果骑手的左脚踩在脚蹬上,右脚翻下马时不小心踢到马屁股,或是旁边刚好发生事情,使得马儿紧张奔跑,而骑手的左脚勾住脚蹬,被马儿拖着跑,那是非常危险的。; H% ?0 i6 i6 N# {4 @6 V7 s0 o
7、请勿紧跟前一匹马的后方骑乘,以免遭前方马儿踢伤。请至少保持一匹马身以上的距离。9 v; d4 B% w) j" x: I: j
8、骑乘时两匹马面对面交会时,原则上双方各自由右边通过。也就是说,顺时钟方向者要礼让逆时钟方向者由内方(靠圆心)通过。不过这有例外的时候,当对方是初学者,还无法控制马靠近内方时,或是对方正在完成一个路线时,那您应该提早由左边让开。1 Z" j2 U( d3 V- X: i5 E! ?0 K
9、两马交会时,请勿靠得太近,甚至碰触擦身而过,以免骑手的脚或膝盖互相撞到,或是马儿互踢、互咬。
4 P! y& M5 E( N5 x10、骑手在马背上需要马鞭时,递马鞭者请将马鞭拿在背后缓慢靠近,确实抓住缰绳稳定马匹,再缓慢递交,以免马匹因紧张发生危险。尤其不可以将马鞭丢给骑在马上的骑手。
0 N9 M0 _! [# k s/ n11、跑步或快步骑乘时,请确实注意前方马匹动向,需要交会时,请提早转向,以免发生相撞。9 u6 g* H# @0 l* }7 A% M j: g
12、下雷雨时,请勿在户外骑马,以免遭受雷击,即使在室内马场骑乘,也要小心马儿受雷声惊吓。下雨过后,在户外骑马,要小心地面湿滑。夜间骑乘时,马儿会比较紧张,也请特别小心。
5 z; w- L$ Q* v4 b13、马匹失控奔跑时,请确实抓紧缰绳,勿惊叫、切勿跳马。拉单边疆绳,将马匹带入由大至小的圆形,或近栏杆减速,同时发出"呜…"声,马儿就会慢下来。
5 v1 X8 a, r5 ?* P' X- T7 B14、场内有马匹失控奔跑时,其它骑手应立刻停止骑乘,缩短缰绳立定站好,避免马儿跟着跑起来。有经验的骑手,应协助挡住失控的马,让失控的马缩小奔跑范围,以减低速度。
: z8 p% j5 H1 K! P& ^8 \15、摔马时,请尽可能抱住马颈、抓紧缰绳,待摔到地面时再松手,这可减少摔落地面的冲击力。摔落地面后,不要急着移动身体或站起来,以免被马儿踩到,只要你躺着不动,马儿是不会采到你的。待马儿离开之后,慢慢的动一动身体各部位,确定没有受伤后,再站起来。建议您,如果没有受伤应立刻再上马,就算只是慢步也好,这样才不会累积摔马的恐怖印象,造成以后一上马就紧张。5 F, {3 X O) c& \: D4 ~1 o
16、非经教练许可,不可随意更换骑乘场地,以免发生危险。别人可以在野外或户外骑乘,并不代表您或您的马就可以。没有教练或助理教练在场时,请勿尝试跳越障碍。! s n; y& C3 o6 n( B: N9 I
17、野外骑乘,最好结伴而行,保持间距成一路纵队。领头的马不要随意快步或跑步,跟随的马也不要随意超越。走在道路上时,请避开铁皮盖,以免马匹滑倒。
1 s& x: m4 _, c& ]) h5 _7 r; B$ w6 a
h4v6s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