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马背小学(阿勒泰的记忆)

[复制链接]
SLIK 发表于 2011-12-11 21:35:05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3 323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马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40133rBRktV_b.jpg 40133vPsd3D_b.jpg 未命名.jpg 456b144d866cf270ade47ef7f146bc4c.jpg 20102606011432.jpg PA00431910.jpg   五月,美丽的新疆阿勒泰草原阳光明媚,绵绵不断的是绿色的草甸,洁白的羊群星星点点散布在草原上,仿佛蓝天上飘浮的白云。汽车行驶在草原上,就像穿行于神奇般的梦境里。来到阿勒泰草原,记者为的是采访在草原上生存了几十年、流动了几十年、在牧民心中扎根了几十年的马背小学。   经过6个小时的长途跋涉,记者终于从乌鲁木齐来到据说是马背小学最多的阿勒泰地区的青河县。青河县位于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东北边缘,东、北两面同蒙古国接壤,是一个以哈萨克族为主的多民族的牧业小县,也是自治区的贫困县,财政自给率不足10%。在去往阿热勒托别乡的路上,记者遇到了一位年轻的哈萨克族小伙子,记者向他打听马背小学的情况,他摇摇头说:“没有了!”为了找到马背小学采访,记者又来到乔什嘎吐别克村。乔什嘎吐别克村距离县城60公里,处在一个三面环山的山凹里,过去这里经常有野猪出没,又叫野猪窝。   远远地,在牧民洁白的帐篷和土坯房之间,一座两层楼的建筑闯入了记者的视线。记者想,那一定是村里的办公楼。快到村口时,朗朗的读书声从楼房里传了出来,走近一看,原来这是一所学校。在如此边远的地方,有这么漂亮的学校,记者还是头一回见到,学校校长扎卡力亚说,过去这儿就是马背小学,那时没有校舍,每天村里的孩子们便临时聚集在这里,老师骑着马,带着小黑板和课本,从几十里外的地方赶来为孩子们上课,大家席地而坐就是课堂,老师则支起小黑板,教孩子们识字。就这样延续了十几年。   当记者问校长,能不能找所马背小学让记者采访,他笑了笑说:“找不到了,10多年前就没有了。”看记者有些失望,他建议:“马背小学没有了,你就采访采访我们这所学校吧!”走进乔什嘎吐别克村小学,记者看到的是崭新的校舍和标准的课桌凳。这个只有180名学生的村小,拥有图书700册,而在过去,建设这样大的一个图书室,是不可想象的。虽然是所牧区小学,但学校的各种实验设备一应俱全,还配有手风琴、投影仪、电子琴、20多台显微镜等教学设施。   老校长兴奋地说:“能够有如今这么好的办学条件,多亏了党的好政策,是国家实施的‘义教工程’使我们村的学校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背小学成为了历史,哈萨克族孩子们能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了。”一位年近七旬的哈萨克族牧民对记者说:“村里的教学楼竣工那天,牧民和孩子们奔走相告。那种高兴劲儿就像过节一样,有的牧民从几十里外的地方赶来,想看看新学校的模样。”因为这些牧民祖祖辈辈生活在草原上,根本不知道楼房“长”得啥模样,各类图书和教学用的东西把他们的眼都看花了。   在青河县没有采访到马背小学,记者便把希望寄托在阿勒泰地区的其他县、市。结果记者从阿勒泰地区教育部门得到的消息是:没有马背小学了,整个阿勒泰地区都没有了马背小学了。而据了解,过去阿勒泰地区最多时曾有马背小学600多所,目前已被50所寄宿制学校所代替。随着国家对西部贫困地区教育扶贫力度加大,砖混结构的校舍和寄宿制学校逐步取代了马背小学。 蒋夫尔 h4v6sY
00030d8f343c0c2910b32d.jpg
更多产品图片 请浏览【唐古特马具】淘宝网店 http://shop35262226.taobao.com 【唐古特马具】中国六大牧区〔西藏、内蒙、新疆、青海、甘肃、四川〕主流马具供应商 地址: 原产地 中国 甘肃 垂询方式: 手机 139193六510柒

已有(13)人评论

跳转到指定楼层

102

主题

5364

回帖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19929

超级版主勋章小马勋章乳马勋章

QQ
花香 发表于 2011-12-12 10:14:31
遥远的记忆了.....也许不是坏事。 h4v6s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汉室宗亲 发表于 2011-12-12 14:36:02
请问一下,马背小学原来的定义是什么? 如果是指大家全都骑在马背上上学,没有好的教室和桌椅,那么完全可以算落后的象征,可以淘汰。 如果说指的是师生去学校路上的交通工具是骑马,而教室设施等都还可以,那么,个人觉得仅仅是保留这种交通方式也无不可。毕竟那些地区,公路和公共交通不一定好,自家也不一定有汽车。 骑马上学,毕竟比小盆友们全都徒步走路去上学,省点劲儿吧? h4v6s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主题

5364

回帖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19929

超级版主勋章小马勋章乳马勋章

QQ
花香 发表于 2011-12-15 12:38:49
我的理解,单于,应该是一个老师,骑马,流动着给一个地方的牧民孩子们上课。老师和马就是流动的教室。走到那里,教到那里。就是马背小学。孩子们看到马来了,就知道要学习了。 h4v6s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汉室宗亲 发表于 2011-12-15 15:24:51
[quote]我的理解,单于,应该是一个老师,骑马,流动着给一个地方的牧民孩子们上课。老师和马就是流动的教室。走到 ... 哦。那么,我挺欢迎那种马背小学的,就是我描述的:教学师资力量本身不错,仅仅是交通工具是骑马。学生们天天骑马去上学、骑马放学。多好。比完全寄宿制一星期见不到父母,要更好点。 h4v6s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0

主题

1522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15418

版主勋章小马勋章

SLIK 发表于 2011-12-15 23:03:56
能将马背小学整合成马术小学就好了 原帖子的图片来源有新疆的,也有甘肃的,有哈萨克族的,也有蒙古族和裕固族的,从学生每人坐一个马鞍的画面分析,是每个学生都骑马的。 h4v6s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汉室宗亲 发表于 2011-12-16 14:50:00
[quote]能将马背小学整合成马术小学就好了 原帖子的图片来源有新疆的,也有甘肃的,有哈萨克族的,也有蒙古族和 ... 可以有3种思路,不必一提马,就只能上升到马术高度,而是一种日常生活方式。 1、如slik版主所说,弄成马术学校。(培养一些基本的马术人才。例如马倌、马场工人什么的。相当于中专技校) 2、弄成以马术为特色的普通学校。例如,体育课是马术。其他课程依然和普通学校一样。 3、就是一普通学校,只不过师生上下学的交通工具是骑马而已。 上述第三种,是我最推崇的,也是最容易实现的。 (只不过,一些地方政府可能总把作为交通工具的骑马视为落后的象征,宁愿以劣质摩托、拖拉机、破车送孩子上下学,也不鼓励骑马上下学 ) h4v6s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主题

5364

回帖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19929

超级版主勋章小马勋章乳马勋章

QQ
花香 发表于 2011-12-16 16:57:55
单于。你的提议不错。哈哈。不过好似在大城市推广还可以。 h4v6s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主题

5364

回帖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19929

超级版主勋章小马勋章乳马勋章

QQ
花香 发表于 2011-12-19 12:05:56
骑射的头像还蛮有风采的。单于! h4v6s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汉室宗亲 发表于 2011-12-19 14:59:30
[quote]骑射的头像还蛮有风采的。单于! 谢表扬。我上面的3个建议中,最推崇的是第三个建议。这是在牧区最可行的,反而大城市不可行。所以,其实完全可以在楼主说的那些区域实现。 h4v6s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5

回帖

129

积分

快乐单身马

积分
129
富贵 发表于 2011-12-25 04:12:04
IMG_7599.JPG IMG_7600.JPG IMG_7601.JPG IMG_7602.JPG IMG_7603.JPG IMG_7604.JPG IMG_7605.JPG IMG_7610.JPG 很久以前在内地上大学,一说是新疆的,内地的同学就很好奇,都把我们想成原始人差不多了。他们印象中的新疆人似乎都是维族人,还住着毡房,还骑着马,腰里别着刀。就问你们是不是骑马呀?你们的学校是不是蒙古包呀?等等等等让人恼火的傻问题,知道跟这些傻孩子说我家住的楼房,城市的柏油路很宽,我们骑自行车去学校,学校的教学设施比他们的好,他们所知道的我们都有,他们没见过的我们也有。他们也不会信,所以呀只好编故事了。我就说,我们不仅骑马,还骑骆驼,早上一早天刚放亮,我就起来喝点自己家烧的奶茶,或者挤些马奶、牛奶、羊奶、骆驼奶,吃些馕,然后带上一天的饭和书包骑马下山上学去,饭嘛,很简单,也就是两个馕,一些酸奶,奶疙瘩,酥油,一些牛羊肉、包尔扎克(一种用鸡蛋和面粉做的油炸食品),背后还背着个冬不拉,心情好了弹着“来咪发”三个音唱小曲,下山后穿过一片草原就到了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教室都是一顶顶的毡房,一个年级一个小毡房,夏天嘛我们在毡房外面支着黑板就上课了,到了下午放学,同学们都骑着各自的马或者骆驼结伴回家,路上还搞个小型赛马活动,走上一两小时到家了,天也黑了,吃完晚饭,我们就头顶月亮星星围着篝火唱歌跳舞,我们也不要求成绩,只要会认字会算数就行,考大学7门功课720分能考200分的就直接清华北大了,像我这100分不到的也就只能到这来混了。..........这些同学都深信不疑,还向往的不行。当我从行李中拿出傻瓜相机、随身听(卡带)、掌上电视(3.5寸)、小电子游戏机这几样当时大部分同学梦寐以求但不曾拥有的东西往柜子里放的的时候,这些货都傻眼了。问我你到底是从香港来还是从新疆来?我把身份证拿给他们看,这些货才相信我真的是新疆的。同学里当然也不全都是傻子,有个江苏同学来过新疆玩儿,在一旁笑得不行。说:你们就听他瞎掰吧,他那地方比国内绝大部分县城发达,要现代化许多呢。后来那些同学就开始问我新疆到底啥样,我就说了:跟内地差不多。乌鲁木齐吧,反正看着要比大部分省会城市要现代化。能叫市的地方肯定比内地的县城发达。我们的学校肯定比你们大部分学校设施好,我的入学成绩也不比你们低。你们所知道的娱乐项目我都能玩儿。我上学骑自行车。我们那道路条件比内地好,出租车10块(在九十年代中期降为5块),小城市嘛随便跑。那些同学还是不信。那些同学就问你们那有旱冰场吗?我直接来一句,我靠!那是我小学时玩儿的东西,上初二之后就没玩儿过了。他们还不信。后来才明白,旱冰场在他们那竟然还是新鲜事物。大部分同学还不会玩儿。后来下宿舍楼去打水,看到教学楼门前有老生滑旱冰(四个轱辘,当时没有单排轮的),我就跟他们借来穿上,适应了一会儿,然后玩儿了很多花式出来,还玩儿了些跃起上花池下花池的惊险动作,那些同学都看傻了。出校园玩儿,有台球案子,打他们一堆光头,那还是我上初中时的基础。因为我的一口标准普通话,他们怀疑我是在内地上的学,小学的时候因为中苏要在边境开打,我被送回内地上了一年小学,后来我的一些小学到高中的同学在同一所城市上学,还有新疆足球队维族同学,来学校串门找我玩儿,有维族和哈萨克族,他们才相信我是新疆的。有同学问我会骑马吗?我跟他们说,我小时候单位有马,偶尔骑一下,一些哈族蒙古族小伙伴家里经常有放牧的亲戚来,一来就是一个马队,我们就经常他们的马,同学里也是这样,家里亲戚来了,就喊我们到他们家骑马去,放学后我们几个要好的同学就直奔他们家骑马。小孩骑大马那叫一个威风。 至于牧场小学,小的时候还真有从阿勒泰塔城伊犁牧区转学来的同学在马背小学混过,因为那时的牧民不像现在有定居点,孩子们可以在定居点或者乡政府上学,现在啥条件呀,牧民放羊都不骑马了,90年代都起着摩托呢,有钱的牧民在90年代就开着越野车了。牧民骑摩托的技术非常高,很多十二三的小男孩都能在没有路的山坡上骑着摩托飞驰,看好了,是飞驰,反正我是不敢那样骑摩托。 在80年代牧区的马背小学就在消亡,到了90年代牧区的马背小学就基本不复存在了。傻子都知道定居点的学校好,有好的条件,谁还会让孩子在马背学校混呢?一次在一个蒙古(土尔扈特)族朋友的冬窝子房子里喝酒。他是个牧民,个子不高,蓝眼睛,白皮肤,棕色头发,人长得精瘦,他老婆那种白俄模样,个子高高的,漂亮得很,能歌善舞的。我们都叫他小蔡,其实他的名字是个藏族名字才让(喇嘛给起的)。我问他,你咋不再生一个呢?他这样跟我说,一个就行了,好好培养,让他好好学习,长大后上大学,学技术,在乡里县里当个干部,医生,或者工人工程师什么的,多好。我说当牧民多舒服。他说舒服是舒服,但是没前途,没面子,不能光宗耀祖。这就是现代牧民的思想。他家我去过几次,我上山他就请我到他家喝酒去,每次去都有变化。第一次去的时候家里还没有电灯,点的蜡烛,后来去的时候太阳能用上了,晚上还有蓄电池供电的节能灯、收录机、卫星锅、电视机、VCD、DVD等等。这样他对孩子将来的期待就越来越高涨。说是等孩子到上学的年龄,他要把孩子送到他们县城姐姐家去,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长大后有出息。这种想法在牧民里非常普遍。 有一年冬季进山,十二月初吧,一家哈萨克族牧民知道我们去了,男人和他家的长工们在山外放牧不在家,家里十三岁还在上初一的儿子当家做主,直接骑着家里的一辆嘉陵70冒着大雪沿着不是路的路骑行十几公里跑来,请我们晚上到他家吃饭去,说是肉已经炖上了,然后就骑着他的破摩托飞驰而去。不是他家没有好马,他家在那一带的哈萨克牧民家里算是最富有的大巴依了,牛羊马匹多了去了,还有骆驼,还有一辆213。如果说骑马便捷舒服的话,他这样的马背民族怎么可能舍弃马匹去骑着要买油烧的摩托或者开汽车托呢?况且那孩子还是那一带牧民的赛马冠军。骑摩托开汽车这是人家的自由选择,挨不上政府的边儿,没事别瞎琢磨,也别瞎想。 有好的条件谁会继续坚持差的呢?我总奇怪内地的一些人高喊环保,高喊高物价,高喊没房子,高喊清新空气,但却偏偏要蜗居在大城市里,看样骨子里还是觉得大城市的条件要比偏僻乡村好呀! 附带传上我在禾木拍摄一些照片。一个图瓦人(蒙古人的一支,说图瓦语,学校里教授蒙文和汉语,据说是被蒙古人征服的突厥人后裔,他们接受哈萨克语比蒙古语快)清晨骑着摩托车翻山越岭赶着自己的几匹马到禾木村招徕骑马的顾客。 倒数第二张照片里,路左边有一辆红色的消防车的上面一些就是禾木村的禾木村图瓦蒙古族小学。学校是双语教育,教授蒙古语和汉语。禾木村的房屋都被生意人租去开旅社、商店、餐饮、甚至是迪厅了,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图瓦牧民还住在那放牛,禾木村有一个比较大的太阳能电站。不过也快没用了。今年一条110KV的输电线路已经架通了。村里的用电问题就此解决。 h4v6s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0

主题

1522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15418

版主勋章小马勋章

SLIK 发表于 2011-12-27 00:44:42
马背小学产生在游牧生活方式与和现代生活方式的过渡时期,是游牧人接受现代知识的生动写照,是马背送别了游牧的最后的一程。马背小学因此成为永远的记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0

主题

1522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15418

版主勋章小马勋章

SLIK 发表于 2011-12-27 00:44:47
本帖最后由 SLIK 于 2011-12-27 01:01 编辑

   “马背小学”出现在游牧生活方式与和现代生活方式的过渡时期,是马背送别了游牧的最后的一程。
   “马背小学”因此成了永远的记忆。

   
   历史的机缘不可复制,后人只能在想象中羡慕那种童年,品味那种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5

回帖

129

积分

快乐单身马

积分
129
富贵 发表于 2011-12-27 01:32:00
本帖最后由 富贵 于 2011-12-27 02:10 编辑
“马背小学”出现在游牧生活方式与和现代生活方式的过渡时期,是马背送别了游牧的最后的一程。
   “马 ...
SLIK 发表于 2011-12-27 00:44



    如果你是哈萨克族,你的名字拼写应该是赛力克。也许只有都市里的骑马爱好者会非常浪漫的羡慕那种骑马上学的生活,对于当事人来说,那是仅仅一段辛酸的回忆。
    一个朋友,哈萨克族,阿勒泰市工作,新疆财经学院1988年毕业的。汉语说得比较费劲,但是啥都能听懂,汉字都认识。她的大儿子2009年民考汉在没有民族加分的前提下,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南民族大学。她小儿子学习成绩更好,说是将来准备考北大或者清华。她的话:过去我们上小学连教室都没有,现在条件这么好,再学习不好,那就太对不起党、对不起政府和父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马术网微信服务号
微信服务号
马术网微信订阅号
微信订阅号
意见
反馈